01
1921年
我国民族工商业者胡西园等成功试制了第一只国产白炽灯,掀开了真正惠及大众的国产照明服务革新。

 

02
20世纪90年代
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开发研制了节能灯的自动化生产线,为国产照明行业提供了价廉质优的设备,使得我国节能灯的产量占到全球总产能的80%以上。

 

03
21世纪以来
进入百年征程的数字物联时代,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出现,照明正在从原来的技术驱动转变为应用驱动。

 

 

 

 

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17亿个,“更深入的智能”正成为当前数字物联发展的焦点。

 

与此同时,智能建筑和照明受到能源效率需求和净零碳建筑目标的推动,以及2020年以来的Covid-19大流行,大范围聚集性行为的急剧减少,都在推动楼宇照明在未来的深度改革。

 

而对于楼宇拥有者来说,除非拥有大笔预算或者强制性要求,否则不大可能选择进行全面重建式“伤筋动骨”的升级改造,因此对于许多业主来说,一种侧重于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又成本较小的改造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可贵。

 

 

 

天鹤智慧照明系统,一种“战术性”且价格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工作场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方案所提供的场景化功能可以与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相协调,使照明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和细致性规划,帮助企业对能源的使用控制更加精细化。

 

·
大大减低对人工干预的依赖,根据场景按需设置调控。

 

 

设施管理人员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完全控制照明设置。

照明运行的时间、灯具设置的输出水平、色温和不同的“场景”或使用的灯的组合都可以根据特定要求进行固定。

 

所包含的日光调控功能可以让建筑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从而减少在高强度日光期间对电照明的需求,并确保整个空间有足够和均匀的照度。

在自然光充足的空间中,与自然光减少或不存在的更深空间区域相比,对电照明的需求会更少。

随着组合照明的自然成分的增加和减少,这种不断变化的场景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工照明装置的节能效益。

 

贰·
提升用能安全性的同时大量节省运维成本

 

 

建筑物内所有照明设施的相关数据(如电流、电压、耗电量等),都可以从系统中进行实时查看和监测,并允许管理人员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

 

设备精细化计量能耗,系统持续运作监控设备,当出现任何故障或预测维护时发送通知,运维人员可准确找到故障点并立即采取行动,免除了传统维修2——3次才能发现故障根源的现象。

 

叁·
整体系统非常易于安装和调试,适用范围广泛

 

 

通过传感技术从环境中收集数据,并经过智能处理对信息整合形成新的指令,利用驱动设备对最终的照明效果智能调控。

 

无需安装集线器或布线,许多装置就像普通灯泡或开关一样简单地安装,使其非常容易改装到现有建筑物中,可节约巨大的改造成本。

同样也适用在公共和商业建筑、工业空间、医院和学校等区域使用。

 

天鹤物联借助物联网技术使照明系统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推动了智慧照明与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融合,并努力朝更加人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万物互联的春风下
让我们一起——照明未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