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8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碳排放强度下降至4吨/万千瓦时左右;到2030年降至3.8吨/万千瓦时左右。
政策全文见文末链接
具体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油气消费合理调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关键环节,组织实施本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行动,推进落实6方面20项任务。
附件共有42项任务分工,包括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全面推广光伏、加快陆海风电、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推动煤电转型升级、推广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等等。相关如下:

着重在—全面推广光伏应用、加快陆海风电开发、推进生物质发电和地热利用、布局市外清洁电源基地,这4项任务上,其中光伏应用的推广力度巨大,要求:
新建工业厂房、交通设施、公共机构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面积比例不低于50%,新建公共建筑、住宅屋顶安装光伏面积不低于30%,新建全影形隔音棚光伏全覆盖。
已建设施按以上标准对可利用面积实施改造,2025年前改造不低于50%,2030年前能改尽改。2025、2030年全市光伏装机力争达到407、700万千瓦。

着重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推动煤电转型升级、合理调控油气消费三个方面上。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指标有了明确规定:2025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30%以下。同时,天然气供应能力的量级提升也做出了明确要求:2025、2030年,全市天然气供应能力分别达到137、165亿立方米左右。
重点在加强清洁输电通道建设、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广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加快新型能源开发利用4个方面。
在补充多方综合能源方面,特别提到:鼓励增量配电网、产业园区拓展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在终端能源服务环节推行电、冷、热、气等多能源品种一体化投资经营。培育发展节能与电力负荷管理相结合,咨询、设计、生产、运维为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加大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强化前沿技术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
重点加大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聚焦开展可控核聚变技术、海洋能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型燃气轮机技术、超大型海上风机研制技术、钙钛矿等高效光伏电池技术等新型技术研发。

长三角示范区能源互联网示范:建立一体化电力、燃气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示范区能源设施末端向互联互通节点转换,打造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智能开放的能源互联网,支撑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临港新片区风光气储一体化示范:聚焦新片区先进智造区,通过低碳源端、互动荷端、智能网端建设,打造国家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达峰碳中和示范:高起点规划崇明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2025年崇明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40%以上。

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建设稳定可靠的油品储运体系。健全油气煤安全储备机制。提升电力应急储备调峰能力。
建立规模合理、责任清晰、响应灵敏、应对有力的能源安全储备体系。加快提升电力应急储备调峰能力、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余缺互济合作机制,提高长三角地区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
天鹤物联
让连接更简单,让梦想能实现
上海天鹤聚焦于办公楼宇、工厂、医院、酒店、园区等用能安全和数字化节能改造控制。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统一采集和场景化的算法分析,对办公楼宇节能减碳,中央空调系统和空压机系统节能改造,配电房安全监测等进行精细化能耗监测和管理控制,旨在满足用户实时智慧监测、节能减碳、安全运维、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需求。